三农小康专题报道
Three rural well-off topics report

以亲历记录民生工程 以图片展现牧民生活变迁

时间:01-18 来源: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 作者:

  蓝天、雪山、草原,封面上印着藏、哈、汉三种文字的《游牧民的小康之路》画册出版了。这是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副会长、国家粮食安全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、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农村经济司原副司长方言同志,为纪念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奉献的一本纪实性画册。画册收录了130幅图片,分为缘起、齐心协力、初见成效,小康路上等四部分。真实反映了游牧民定居工程的建设过程、游牧民群众定居前后的生活变化、以及与全国人民共同迈入小康社会的历程。

《游牧民的小康之路》画册

  解放前,我国北部和西部草原上,有1000多万藏、蒙、哈萨克、维吾尔、柯尔克孜、裕固等少数民族游牧民。新中国成立以来,中央一直关心游牧民的生活和生产状况。经过多年的努力,到2000年,游牧民已减少至45万户约200万人,但是这部分游牧民大多分散在青藏高原和新疆、内蒙古边境,自然条件极其恶劣,饱受自然灾害侵袭,生活水平远远低于当地周边牧民,成为社会最贫困的弱势群体之一。其中部分游牧民世代居住西部1.2万公里的陆地边境线上,承担着守边固土、维护边疆稳定和国家领土完整的重任。

  2001年,根据中央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,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启动了西藏游牧民定居工程。与取消农业税、“三补一调”、“新农合”等惠农政策相比,大家对“游牧民定居工程”这一政策的了解十分有限。这项工程是在党中央、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下,前后历时14年、四个阶段,惠及7个省(区)约200万游牧民的民生工程。

  正如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刘江在画册序言中所写的那样,游牧民定居工程是人类历史上极其罕见的重大民生工程,不仅解决了200多万游牧民的实际生活困难,还制度化解决了就医、防灾减灾等难题,而且保持了少数民族转场放牧的生产方式,使草原游牧文化得到传承和延续,形成了经受游牧民生产生活运行考验的长效机制。这些重大成就的取得,得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,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。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,我国正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,大力加强边疆地区建设,加快推进兴边富民、稳边固边,游牧民的生活会变得越来越美好。

  这项工作的艰巨程度和复杂程度,远远超出了国内的其他民生工程。作为这项工程的全程参与者和具体组织者,方言同志在职期间带领相关同志辗转多省,深入边境高原了解实际情况,提出建设方案,推进工程进度,为工程建设任务的提前完成作出了重要贡献。2013年2月,国务院领导同志到国家发展改革委视察工作,当面听取方言同志关于定居工程进展的汇报,并在游牧民定居规划上签字留念。

  画册反映了我国脱贫攻坚过程中的一个小故事,但对于游牧民群众来说确是生活的巨大变迁。当年参与工程建设的部分同志已退休或转岗,还有3名同志把生命留在了牧区。画册作为参与项工作同志们的共同纪念和回忆,也希望更多的人了解在祖国边境守边固土、默默为国家奉献的游牧民群众。

广告合作

三农小康专题报道